自動頂空進樣器是一種常用于環(huán)境、食品、制藥等領域的分析儀器。它可以將氣相或液相物質快速地注入到氣相色譜儀(GC)或液相色譜儀(LC)等分析設備中。工作的原理是:將待測樣品放入一個密閉的頭空瓶中,加入一個惰性氣體(如氮氣),并靜置一段時間,使得樣品分子擴散到氣相中。然后,使用一個針頭將頂空瓶中的氣相抽取出來,并通過管道輸送到色譜儀中進行分析。整個過程由自動化控制系統(tǒng)實現,能夠高效地完成樣品進樣、樣品交替和清洗等操作。
  一、日常維護(每次使用后或每日)
  清潔樣品盤/轉盤
  用干凈的軟布擦拭樣品盤,去除可能灑落的液體或污漬。
  檢查樣品位有無變形或堵塞。
  檢查并更換進樣瓶隔墊
  觀察已使用的樣品瓶蓋上的硅/PTFE隔墊穿刺情況。
  若隔墊破損嚴重或多次穿刺,應及時更換新隔墊,防止下次使用時泄漏。
  建議每使用50-100次后強制更換(具體看廠家建議)。
  運行清洗程序
  在軟件中執(zhí)行“針清洗”或“系統(tǒng)沖洗”程序。
  使用合適的溶劑(如甲醇、丙酮、水)對進樣針外部和內部進行沖洗,去除殘留樣品,防止交叉污染和堵塞。
  檢查載氣與驅動氣
  確認氣體壓力在正常范圍內,管線無泄漏。
  檢查氣體過濾器(如水分捕集阱)是否需要更換。
  二、每周維護
  徹d清潔進樣針
  將進樣針從進樣器上取下。
  用細絲通針(專用工具)輕輕疏通針孔。
  用超聲波清洗器分別用丙酮、甲醇、去離子水超聲清洗10-15分鐘,然后用壓縮空氣或氮氣吹干。
  重新安裝,確保安裝到位。
  清潔傳輸管線(可選)
  對于容易吸附或高沸點樣品,可拆下部分傳輸管線,用溶劑清洗并吹干。
  檢查機械臂運動
  手動或通過軟件控制機械臂移動,檢查其運動是否平穩(wěn)、準確,有無異響或卡滯。
  三、每月維護
  更換或清潔針密封圈(Needle Seal)
  進樣針穿過爐蓋處的密封圈易磨損或積垢。
  取出密封圈,用溶劑清洗,若發(fā)現裂紋、變形或硬化,必須更換。
  檢查和清潔孵化爐(Heating Block/Oven)
  關閉電源并冷卻后,打開爐蓋。
  用蘸有溶劑的棉簽或軟布清潔爐內壁和樣品瓶定位孔,去除可能的污染物或鹽結晶。
  檢查加熱元件是否完好。
  檢查定量環(huán)(Sample Loop-如適用)
  檢查定量環(huán)是否堵塞或污染,必要時拆下用溶劑清洗。
  驗證溫度準確性(初步)
  可使用經過校準的溫度計插入空樣品瓶,放入爐中,檢查顯示溫度與實測溫度的差異。
  四、每季度或每半年維護
  全面氣密性檢查
  使用壓力測試功能(如果儀器配備)或外接壓力表,對整個氣體管路(載氣、驅動氣、樣品流路)進行氣密性測試。
  方法:加壓后關閉氣源,觀察壓力是否在規(guī)定時間內保持穩(wěn)定。如有泄漏,需逐段排查。
  校準進樣體積
  使用“水柱法”或“稱重法”對進樣體積進行校準。
  稱重法:在標準溫壓下,多次進樣空氣到已稱重的容器中,稱量增重,計算實際進樣體積。
  根據結果調整儀器參數或聯(lián)系工程師。
  潤滑運動部件
  根據說明書,對機械臂的導軌、齒輪等運動部件加注少量食品級或儀器專用潤滑脂,避免使用普通潤滑油(易揮發(fā)污染)。
  檢查電子元件與連接
  檢查電路板、接線端子有無松動、氧化或燒蝕痕跡。
  五、年度維護或按需維護
  專業(yè)校準與保養(yǎng)
  聯(lián)系廠商或專業(yè)工程師進行全面校準,包括:
  溫度校準(孵化爐、針、傳輸線)
  時間校準(孵化時間、進樣時間)
  壓力校準
  進樣體積校準
  更換老化部件(如O型圈、密封墊、過濾器)。
  更換關鍵耗材
  強制更換所有易損密封件,即使外觀良好。
  軟件更新
  檢查并安裝最新的控制軟件或固件更新。